Skip to main content

#Life

22 posts

  • 未来十年里最大的杠杆就是使用大模型。谁能接触到更为先进的模型、用得更好,将会有更大的比较优势。可能不一定要自己开发大模型,而是基于大模型改善自己熟悉的领域才是主流。
  • 时间是很神奇的东西。它教会你原本不会的东西,也教会你接受。起初看似无法接受的东西,经过时间的「打磨」,都变得可以接受了。

一个人生经验是:你始终面临着各种问题,你始终要去解决各种问题。问题是你绕不开的,问题始终会伴随着你。这是你活着、跟世界交互时的一个必然结果。

更为务实的思路是:如何看待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

理想跟现实就像两只脚,两者配合着并排走才能走路。有的时候,理想这只脚迈得大一点,现实这只脚急急忙忙地要跟上,虽然姿势不好看,但不至于跌倒,还能走路。 如果一只迈步,另一个不跟上,那就扯着蛋了,就要脸朝下地扑倒。

  • 雨天不要出门,在家待着最好。如果工作上没有重要的事情,那就直接请假。下雨天不适合出门,无论从哪个角度看。
  • 人要往上走,这不一定是升官发财方面,而是具备实际意义的层面,即不断使自己提升,挑战自己,提高难度。
  • 光有输入没有输出这不是高效的学习方式,最好的学习方式是实际参与过程中学习。当然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用于冷启动,但后面还是要通过与现实中有互动的学习来提升。就像大模型的训练一样,冷启动学习之后要在不同的领域里实施强化学习获得解题方法。
  • 「苟着」也是一种生存策略,直到等到大环境的变化。陨石撞地球时,恐龙都被灭掉了,但当时苟着的哺乳类动物反而活下来了。
  • 要通过看清问题的本质来解决问题,而不是通过规避的方式来解决。

记重看 SJ 的影像

当真实环境中的反馈信息太低质的时候,开始怀疑自己在做什么。这时候一个好方法是从虚拟世界里找经典来阅读。 它类似于经典一样,让我平静,让我找到方向,让我知道什么是正确的。

读书的意义

就是在将来,你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选择自己想要的工作和生活,而不是碌碌而无为,被迫谋生。

适合你长期做的事情,是找到这几个条件的交集:你喜欢的、你擅长的、市场需要的、这个本事随着时间越来越值钱的。 这几个条件的交集,就是最值得你干的终身事业。

远离自己不喜欢,给自己带来痛苦的人。 尽可能发挥自身优势,让合作方弥补自身缺点。

导致不幸福的只有两个,不实事求是、身体不健康。除此之外长远看来,人的一生没有什么可追求的。

塑造自己的价值观,不要让时间、空间与地点的因素限制了你。

  • 抵御风险方式的有效方法是拥有足够的安全边际,提高安全边际的最佳方法是持续学习。
  • 自己是产品,因此要积攒好口碑,好口碑来自于厚道、高质量交付。
  • 涉猎广泛,不要有盲点,无论是技术、设计、产品,还是市场

近期感悟

  • 当你知道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你就能抵抗任何所谓的压力,它们只是信息干扰而已。
  • 安全边际思想是零阶道理,可以运用在生活与工作上,不止是投资方法论。以工作来说,你可以阻挡任何工作上的变动,并且能够保持相对的自由,即工作内容、地点、时间以及选择合作者。

我需要 去条件化自己(Uncondition yourself)!

我的很多行为不就是条件反射式吗?这不就是未经思考的东西吗?未经审视,就意味着它未必是最优的。

佛说世界的本质是无常的,没有固定的自己,这意味着你随时都能获得重生。

游敦煌莫高窟

  • 人需要精神上的期盼,期盼自己过得会更好。在世俗层面上,起到这种作用的便是佛教,尽管它与佛陀的原始思想存在出入。
  • 石窟、佛像、壁画的创造需要大量的财力与人力。人愿意为精神期盼付出金钱,本质上与当今并无区别。
  • 西域文化相比中原文化更具视觉冲击力。前者更为奔放,后者更为内敛。从美术角度看,两者各有可取之处,前者相较后者更为丰富。
  • 干燥的气候、远离中原的战火、王道士的机缘,以及英法探险家的介入,共同造就了今日所见的敦煌。我们是幸运的一代,能亲眼见到这些艺术珍品。
  • 从情感上看,藏经洞的文物流落海外确实令人惋惜,但从文物保护的角度而言,当时的环境并无法重视或妥善保存这些珍贵文献。从人类文明的角度看,也许这反而是一件幸运的事。

我们都会死,只是早晚的问题。 有限的时间里,如何使自己过得丰富多彩,可能就是当下现代的人最值得做的事。

享受爱情与友情,沐浴阳光,感受清甜的香草风。感谢时代,没有战乱,没有动荡。

让我们的青春挥霍在和平、科技发展、便捷的生活。每天都有新变化,新期待。 纵观人类历史,属实难得。

可以说我们这一代,都是幸运儿。

无论从长远还是短期来看,更应该追求的是寻找能够让自己成长的良师益友。

他可以是任何人,他与年龄和性别无关。

我似乎都没有意识要主动寻找良师益友,而是靠随机的方式遇到的,这是效率最差的方式。

  • 主动寻找,以提高概率
  • 自己变优秀,让别人来找你

或许是个思路。

工作中你很难找到在一群高水平协作者中参与共创,绝大部分都是平庸且想拉你一起平庸的共同协作者。这是事实,并不会随着意志改变。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当你处在某个层级之后,除非再往上走,在本层级里迟早会遇到瓶颈。

我之前讲过,有三种自由是最重要的,其中之一就是选择工作伙伴的自由。它的重要性正体现在这一点上。

解决方法:

  • 突破,向上走
  • 在已有的局面中尽可能挑选
  • 止损

There are basically three really big decisions you make in your early life:

  • where you live

  • who you’re with

  • and what you do

    – Naval

13 年从北京搬到珠海,现在看来是错误的决定,因为路越走越窄了。但正确的决定是 17 年从珠海搬到深圳,但其中的机会成本不太好计算。

在与谁为伍以及做什么事上,目前看来都没有重大的失误。我是很幸运地在很早的时候遇上了对的人,也幸运地发现从小的生活环境造就了自主的性格。

从苹果式飞轮到个人发展

苹果通过「全栈自研—生态闭环—高溢价」等方式,形成了在商业、技术以及产品创新上的完美闭环,打造出了飞轮效应。这不仅为世界带来了优质产品,也为公司创造了大量财富。

苹果之所以能够实现飞轮效应,第一步必然是锚定了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例如,打造极致体验的产品),并通过撬动该方向实现了飞轮的初始转动。

我的思考是,如何借鉴这一模式,将其映射到个人技术写作平台上。我的第一个锚定点,是打造一个深耕某一领域、能够提升读者认知层次的技术文章平台。这个平台不仅关注技术层面,更着眼于更高维度的设计层面。

同时,我希望这项工作能为我带来两个层面的自由:工作地点的自由与工作内容的自由。

为此,这项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收益能力,以支持我全职投入,进一步产出更高质量的分析文章。显然,这样可以形成一个闭环的飞轮。那么,我应该如何推进?

苹果飞轮要素个人对标行动建议
自研核心芯片不可替代专长 (Specific Knowledge)深耕一条细分技术/领域,做到同辈前 1-2 %
全栈整合复合技能组 (技术+产品+表达)例如:系统性能专家 × 技术写作 × 演讲
生态闭环个人品牌平台建博客/播客/开源社群:输出 → 反馈 → 再升级内容
高溢价用户群高价值圈层面向肯为专业能力买单的客户/社区
长期资本复利式作品集每年投入固定时间做“资产型”项目:课程、书、开源工具

大众的见识要批判的看,它们大部分时候是对的,但不总是对。跟随大部队,获得基本收益,但为了获得超额收益,就应该脱离大部队。

There’s lots of ways to be, as a person. And some people express their deep appreciation in different ways. But one of the ways that I believe people express their appreciation to the rest of humanity is to make something wonderful and put it out there.

Steve, 2007

나무를 벨 시간이 여섯 시간 주어진다면 네 시간 동안 도끼날을 갈겠다는 링컨의 말처럼 무언가를 이루기 위해서는 오랜 준비의 시간이 필요하다. 기본기에 오랜 시간 매달리는 사람을 보며 미련하다고 폄훼하는 이들도 있지만, 내가 생각하기엔 기본기야말로 그 어떤 방법보다 높은 효율성을 지녔다. 더 빨리해보겠다고 무딘 도끼로 백날 나무를 베어봐야 힘만 빠지고 시간만 낭비할 뿐이다.

모든 것은 기본에서 시작한다

손웅정

招聘信息的玩法

  • 头部公司的人才需求反映其发展重点

    • 知道资金和资源投在哪儿,即可推测其战略布局。
    • 招初级职位较多意味着企业处于基础设施建设或扩展阶段。
    • 招高级或架构师职位较多则说明业务已深入,技术和架构趋于成熟。
  • 想快速掌握新兴技术(如NPU开发)

    • 查看企业招聘明确此技术的技术演进方向、所使用的技术栈、所要求的经验等。
    • 基于大模型快速建立学习路线图,提高针对性,因此学习效率会更高。
  • 从薪资判断稀缺人才和技能

    • 高薪职位通常反映出市场稀缺性,体现热门且难以快速替代的核心技能。
    • 利用这一信息能更准确地捕捉职业发展机会,结合自身优势与市场需求,可以规划出更有效的成长路径。

大模型时代只会加速知识的不平等,原因有:

  1. 爱学习的人通过工具提高一个数量级的学习效率。而且这些人会掌握基于大模型下的新的学习方式。充满好奇心的人会得到进一步的比较优势。
  2. 将会有更多的个人化的知识服务品牌出现。可能是咨询服务、可能是技术培训。Naval 说的 Specific Knowledge + Leverage + Accounability 成功原则会大量付诸实施。
  3. 编程、写作、内容输出的门槛大大降低。个人可能会突破个人创作者的瓶颈。因为内容学习、创作的效率加快了。

利用端午假期使用 Cursor Pro 写了一个 microblog 静态网站(也就是本网站)。亮点是通过 github issue 来编写微博客内容。好处是可以通过手机编写,任何有浏览器的电脑就能编写内容了,而不需要固定某个电脑上。 整体体验下来 Cursor Pro 非常费钱,但效果确实好。

Hugo 技术栈对我来说是完全陌生的,竟然也能手搓一个项目出来,时代确实是变了

但如果懂 Hugo 技术栈的化,显然是通过普通版就足够了。效果最好的 Max 版它既消费 Pro 账户里的份额,而且还是单独按 token 计费。而且它有“暴力”修改项目的倾向。

但即便如此,这已经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但这不代表人不需要学习专业的知识,因为这一顿操作下来花了我 40 美金之后,我不得不自己读了 Hugo 的开发文档,后面直接用碳基大模型来解决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