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大为啊,我在厅里也这么多年了,有一条做人的原则就是要看得惯,有人把钱成百上千地往河里扔,你也要装作没看见。他不是傻瓜,他扔总有他的理由。你不明白那点理由,千万别跳出来说浪费了浪费了。总之你不能说,你说就是你错。想通了这个道理,就心平气和了。

-沧浪之水

记跟大疆工程师沟通

  • 找到自己喜欢的方向特别重要,有利于找到符合自己要求的目标。但问题是,找到自己真正所热爱的反而是难的事情,更是一个看运气的事情。
  • 做技术一定要深入,多思考,这能够体现在技术实力上。
  • 技术只是一个点,围绕它之上的东西还很多,这就考验技术视野跟技术品味。
  • 越是融合的东西就越值钱,比如软硬整合、产品与技术、产品与市场等等。这反而需要行业跟企业来培养人。

我跟 XJ 的第一次见面是在大一国庆节回家的火车上,当时只见了一面。她从另一个车厢过来给我橘子吃。后来临近考试,我们就约了一起去图书馆复习(XJ 说是我约了她,但我不记得了,总之约上了)。 这是我第一次去图书馆复习,也是第一次来到大学之后的正儿八经学习。

我当时的宿舍里,我住在二楼,一楼住的是侯。GX 走进来说,哎,快看窗外,有个美女。我从床上往下看,这不就是 XJ 么?我说她是在等我,GX 说了句“靠”。

在图书馆的时候基本上都在小声聊天,还被前面的同学警告了下。 这个发生在 2006 年的 10 月,这将近是 19 年前的事情。

我跟阿正年初的时候构思了一种产品形态,现整理成文(极其冷门的随身 AI 设备幻想),看以后能都有类似的产品出现并获得成功。

整个过程非常享受,有很多细节讨论,算是纯粹的从零构思产品的过程吧,可惜的是没法自己实现。

  • 雨天不要出门,在家待着最好。如果工作上没有重要的事情,那就直接请假。下雨天不适合出门,无论从哪个角度看。
  • 人要往上走,这不一定是升官发财方面,而是具备实际意义的层面,即不断使自己提升,挑战自己,提高难度。
  • 光有输入没有输出这不是高效的学习方式,最好的学习方式是实际参与过程中学习。当然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用于冷启动,但后面还是要通过与现实中有互动的学习来提升。就像大模型的训练一样,冷启动学习之后要在不同的领域里实施强化学习获得解题方法。
  • 「苟着」也是一种生存策略,直到等到大环境的变化。陨石撞地球时,恐龙都被灭掉了,但当时苟着的哺乳类动物反而活下来了。
  • 要通过看清问题的本质来解决问题,而不是通过规避的方式来解决。

第一性原理可能是最重要的一条做事原则了。 绝大部分问题都是工程问题,可以用工程的思维解决。而第一性原理是支撑工程化解决问题的核心原则。很多问题乍看起来不是工程问题,但不一定,也有可能利用工程思维来提高成功的概率或者解决效率。

要花时间优先学习某个领域的第一性原理,也就是最为基础的、最为根本的东西之后再学习别的。这是最短有效路径。

  • 优化的第一性原理
  • 人脑的的第一性原理
  • 设计的第一性原理 。。。

幸运的是,有了大模型之后,探索各行各业第一性原理的成本大大降低。

记重看 SJ 的影像

当真实环境中的反馈信息太低质的时候,开始怀疑自己在做什么。这时候一个好方法是从虚拟世界里找经典来阅读。 它类似于经典一样,让我平静,让我找到方向,让我知道什么是正确的。

读书的意义

就是在将来,你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选择自己想要的工作和生活,而不是碌碌而无为,被迫谋生。

适合你长期做的事情,是找到这几个条件的交集:你喜欢的、你擅长的、市场需要的、这个本事随着时间越来越值钱的。 这几个条件的交集,就是最值得你干的终身事业。

远离自己不喜欢,给自己带来痛苦的人。 尽可能发挥自身优势,让合作方弥补自身缺点。

导致不幸福的只有两个,不实事求是、身体不健康。除此之外长远看来,人的一生没有什么可追求的。

塑造自己的价值观,不要让时间、空间与地点的因素限制了你。

晚上构思怎么利用 LLM 赋能手机的系统,让它成为真正智能的设备。

在读另一篇行业资讯的时候,突然看到一个 prompt 技巧,“如果是这个行业 0.1% 顶尖的人,他会怎么思考?”。

我把如下 prompt 输入给 Gemini2.5 Pro 跟 ChatGPT O3,答案令人惊喜。

如果乔布斯还在世,他会怎么把当下的大型语言模型功能赋能到 iOS 上?他会做什么样的功能创新?